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地球內核蘊藏著大量的硫磺,相當于月球質量的10%。研究報告負責人、英國杜倫大學保羅-薩維奇(paul savage)博士稱,之前科學家曾猜測地球內核蘊藏著大量硫磺,但這是首次掌握確鑿的地球化學證據支持這一觀點。
數千年以來,一些傳說故事稱地下世界是“烈火地獄”,至少目前我們可以確信地球內核蘊藏著大量硫磺。這項研究首次提供清晰的地球化學證據,證實地球早期歷史液態硫化物從地幔中分離出來,它們很可能進入地球內核。
我們初步評估地球內核蘊藏著大量硫磺,相當于月球質量的10%。該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地球化學信息快報》上。
地球內核位于表面以下2900公里深處,因此直接進行勘測是不太現實的。目前,一支國際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間接地球化學勘測方法,能夠呈現地球內核的結構成分。
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地球內核質量較輕,難以形成鐵和鎳等金屬物質,同時猜測內核包含著一些較輕的物質,例如:硫磺、硅、氧和碳。但是由于地球內核距離地面太深,直接進行勘測分析難度很大。
幸運的是,地球遠古時期的一次災難性事件提供了重要線索,可以證實地球內核所包含的成分,當時地球與一顆行星體積的星球發生碰撞,撕離部分質量結合形成月球。
研究人員認為,此次碰撞融化了地球地幔,從而在地幔層中形成富含硫磺的液體物質,這個中間層位于內核和地殼之間,一些物質可能流失進入太空,但多數物質沉積進入地球內核。
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測量地幔元素的同位素比率,并與某些隕石進行對比,科學家認為一些隕石與地球原始成分相匹配。由于地幔成分具有可變性,很難直接測量硫磺,因此研究人員選擇分析地幔和地殼中的銅,銅經常與硫磺結合在一起。
資深教授弗雷德里克-莫瓦尼埃(frederic moynier)說:“我們選擇銅是因為它是親銅元素,它意味著傾向于選擇富含硫化物的物質,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勘測方法分析地球硫磺的分布情況。通常情況下,某個區域蘊藏著銅,就會有硫磺,銅成為硫磺的代理勘測工具。”(悠悠/編譯)0ZP+I=,_cV|請不要復制0ZP+I=,_cV|信息0ZP+I=,_cV|!請不要采集!拒絕盜版!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版權所有
A\ot74??fu(AnE82$請不要復制A\ot74??fu(AnE82$信息A\ot74??fu(AnE82$!請不要采集!拒絕盜版!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版權所有
[版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擁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