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張家口5月25日訊 近年來,懷來縣充發揮毗鄰北京的區位、交通等優勢,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機遇,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產業轉移,來自北京中關村等地的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加速入駐,重點打造的航天產業園亦雛形可見,成功吸引北京眾多科技成果在懷來完成技術轉化,帶動當地高新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目前,懷來航空航天產業基地內投資80億元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懷來航天產業基地、投資16億元的中衛通集團衛星地球站以及投資20億元的哈工大科技園區等航天及配套項目相繼落戶開工,中國航天“硅谷”雛形初現。
“一片近四千畝的土地,幾年后將聚集成千上萬的航天航空企業、精英,互相協作、業務交流,簡直不可想象。”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作為承接非首都功能產業轉移升級的重地,抓住機遇,將產業扎實落地是懷來首要的工作任務。
2015年3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五院”)正式與懷來縣政府、華夏幸福簽訂入園協議,共同打造航天產業集群基地。同年10月底,便加快步伐迅速開工建設。目前在諸多開工建設的企業當中,備受矚目的懷來京北生態新城航天產業園已現雛形。
“航天產業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無論在土地供應上、還是工作環境上懷來都有很強的優勢。”知情人士透露,“五院入駐后將建設宇航研制實驗、衛星應用及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化項目41個,占地3800畝地,總投資80億元。”
據了解,五院是亞洲領先的空間飛行器生產制造商,下設13個研究所和多家全資子公司,建立了全國7個產業基地,擁有員工1萬余人。迄今已研制、發射和運行了百余個不同類型的航天器,衛星出口至全球十余個國家。航天產業園的建設吸引了很多從北京過來的相關企業到懷來考察,懷來也在篩選一些符合發展理念的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目前除上述五院外,中國衛通、中科院光電院、科工一院等數十家龍頭企業也已經簽訂了入園協議。”
2016年3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的另一企業中國衛通在懷來京北生態新城舉行了衛星地球站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此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民用通信衛星地面控制中心。此項目占地約400畝,建成后將分為天線場區、生產辦公區、應用服務區、動力保障區、交流區及生活保障區,具備同時運營管理多顆衛星測控和業務監測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還將承擔寬帶衛星關口站、電信港、數據中心、新業務拓展等重要任務。
該縣將借助航天五院、衛通、中科院光電院、科工一院等龍頭單位的帶動作用,通過引入國際高端技術、教育、文化資源,打造產業園國際高端形象,進而吸引更多航天產業內龍頭單位、高成長企業和高端人才入駐;同時為入駐企業提供發展空間、配套設施、技術轉移及金融支持等服務,快速形成規模化的航天產業鏈集群。
懷來航天產業園在區位環境、發展時機和園區定位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目前,園區成功吸引航天五院航天基地、中科院理化所、哈工大智能電網等重點項目落地,園區開發建設和運營模式具有開拓性和借鑒意義。懷來京北生態新城航天產業園是華夏幸福“一個產業園就是一個產業集群”理念的完美實踐,也是河北省PPP創新模式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部分,華夏幸福對懷來航天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這為推動高層精神落地起到了帶頭引領的積極作用。在京津冀快速協同發展期間,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航天航空專家說。
多位業內觀察家分析稱,在“產、學、研”互融互通的產業升級機制之下,這座集航天器研制和軍民融合于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航天產業基地和“科技、創新、生態、國際”的世界級國際化航天中心已現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