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多數人還覺得衛星火箭之類的太高大上,離大眾很遠,然而懂的人都看到了這背后蘊藏的巨大市場,九天微星、科創航天等都已經在制造自己的衛星,研發衛星多年的航天科工們當然也不例外。歐科微航天科技就是一家出自“中國科學院”的衛星團隊。
歐科微航天由來自中科院的一支完整的衛星研發團隊構成,核心團隊成員全部負責過八年以上數顆國家成功型號衛星,如北斗導航衛星的研制。中科院是歐科微的第二大股東,為歐科微提供技術等支撐,但歐科微完全獨立商業化運營,并承擔了中科院在商業航天方面的布局。歐科微主要研發低軌道、低成本、高可靠、小型化的商業衛星及衛星配套技術。具體來說,歐科微的產品體系可分成五個部分:
低成本微納衛星平臺
歐科微主要研發 30kg-100kg的低軌道微小衛星平臺,并自主研發 DCS 載荷,未來將打造滿足用戶行業應用需求的微小衛星星座系統。其設計的創新點在于:國內首次采用GNSS在軌定姿、全自主的姿控模塊及單機、標準化層疊式承力筒結構、無電纜可擴展的整星總線系統、緊湊高效的微納衛星能源模塊。
據總經理王洋介紹,第一顆衛星重50kg 左右,制造成本在百萬美元級,比體制內少了一個零,所有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目前已完成衛星平臺及載荷的研制工作,進入正樣測試階段,且測試效果達到理想。衛星將主要用于數據通信方面,預計2017年上半年能夠搭載發射。
歐科微的目標是實現衛星的低成本、小型化批量制造,這樣其它衛星行業應用公司就可以采購歐科微的衛星從事行業應用。
大衛星配套產品
為國家項目中的大衛星、微小衛星提供數傳單機、飛輪、及通信載荷的配套研制。
衛星的地測產品
衛星的研制過程中,需要在地面進行大量的仿真和測試。歐科微自研了整套用于微納衛星的快速迭代開發測試系統,研制基于數字仿真、半物理仿真的微納衛星地測系統。
建設航天應用數據庫
衛星長期在太空工作,所受到的輻射比地面強的多,制造衛星的元器件需要經過抗輻射檢測和篩選,進行大量的可靠性驗證。歐科微正在進行低等級元器件篩選,并進行抗輻照實驗,把試驗數據記錄下來,建立國內首個低等級元器件航天應用數據庫,并將免費對業內開放。
衛星創業國家隊開始布局,歐科微航天自主研發微納衛星
以上只是歐科微在該行業早期的主要工作,而歐科微更希望成為衛星設備制造商。由于目前在幾十公斤級衛星領域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歐科微的第一款衛星自己定義的規格和通信協議,他們希望這顆衛星經過驗證后,能成為小衛星領域的標準。在整套衛星平臺經過驗證實現批量化后,歐科微也將涉足衛星的運營,畢竟衛星領域 90%的市場實際是在運營方面。
近些年隨著國家開放了民營航天,嗅到商業前景的創業者陸續進入這個領域。然而航天此前一直由國家管控,民間幾乎沒有技術儲備,創業公司的衛星制造還是要依賴原航天科工。所幸現在航天科工和國家隊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市場,中國航天今年兩會就宣布籌建商業火箭發射公司,中科院也分出了歐科微承擔商業衛星制造,把航天科工積累的技術推向市場,無疑會更快推動商業航天的發展。
據王洋介紹,歐科微于14年成立,中科院和公司職工為公司主要股東。此前已完成了一輪A輪融資,最近B輪融資也即將完成,資方主要來自上下游產業資本,歐科微目前已經在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