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514所自主研發的靜電式空氣凈化器——“天凈1號”進行產品發布。這款凈化器是該所將航天型號靜電防護技術民用轉化的又一次創新嘗試。空氣污染治理,開啟“航天+”模式。
該凈化器融合高壓極化電離、電場吸附沉淀、空間等離子催化等技術,能夠實現對PM2.5、甲醛、臭氧等的有效凈化,PM2.5凈化率達99.9%,除甲醛率達99%,臭氧濃度遠低于國家標準。實驗顯示,在密閉的較小空間里,能使 PM2.5濃度在3分鐘內迅速由“超爆表值”2999微克每立方米降至0.3微克每立方米。
與市面上常見的過濾式空氣凈化器相比,該凈化器可直接清洗集塵裝置,節省濾網耗材,并且風機耗電更低,風阻更小,噪聲低20%以上。凈化器采用智能控制系統,能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PM2.5、甲醛等有害物質并自動調節設備運行,還可以通過下載APP實時掌握和控制家中空氣質量。
靜電式空氣凈化器是514所空氣質量監測與防治系統的一部分。該系統主要包括靜電除塵凈化系統、PM2.5監測系統、節能控制系統三部分。這套空氣質量監測與防治系統的研發,并不是該所開發節能環保產業的唯一嘗試。該所探索空間靜電除塵、空間環境監測與實驗、空間電磁場技術向民用市場創新和延伸,集中優勢力量發展了節能環保檢測業務,已具備水質、室內空氣、環境空氣和廢氣、噪聲等多個參數的檢測能力,并提供解決方案。目前,水質、空氣等檢測能力達84項,服務范圍輻射京津冀地區。
下一步,該所將依托航天品質和技術優勢深化服務理念,更加主動地對接社會需求。在現有化學檢測能力的基礎上,拓展環境電離/電磁輻射、土壤、固體廢棄物等環保檢測項目,并繼續集合合格供應商,為市場提供全鏈條服務。同時,在推出更多技術服務和產品、促進安全節能環保管理目標實現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建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及國際高水平靜電技術實驗室,將在技術升級、成果轉化、服務社會方面形成更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