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完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項目辦供圖)
人民網貴州平塘縣7月3日電 今天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
“觀天巨眼”終建成
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未來可實現大天區面積、高精度的天文觀測。
FAST的反射面常常被形容成“大鍋”。它是由4450塊邊長10多米的三角形的反射面板單元拼成。全部面板鋪設持續了11個月的時間。
FAST通過“鍋底”縱橫交錯的索網結構來實現對每塊面板的“姿態”控制,使其面向天空形成一個300米口徑的瞬時拋物面,與懸吊在上方的信號接收器相互配合,實現精確的天文觀測。
“中國創造”顯神威
FAST的施工持續了5年多時間。大尺度、大跨度、高精度的FAST工程,給施工帶來了各種前所未有的難題。一年中200多天的雨季,也增加了不少困擾。
國家天文臺FAST項目總工藝師王啟明告訴記者,為了達到工程設計的多項突破性目標,他們在工藝方面做了很多準備,提前幾年在國內調研了很多家企業,所選擇的很多施工單位都是國內最好的,比如圈梁的施工單位,就曾建造過國家大劇院和鳥巢,為了更高效地鋪設面板,還設計開發了專用的機車和纜索吊。“多的時候,大窩凼三四百人在同時施工。”
“FAST體現了真正的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王啟明說。
“諾獎搖籃”非虛名
FAST所在的射電天文學領域,處于天文研究的前沿地帶,已孕育了多個諾貝爾獎。我國的FAST即將在這個領域大展拳腳。
全新的設計思路,加上得天獨厚的臺址優勢,使得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開創了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新模式,并將在未來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通過觀測更深遠、更清晰的宇宙,無論是在最熱的脈沖星領域,還是在引力波探測方面,FAST都將為中國科學家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目前天文界所發現的脈沖星還都是銀河系以內的,我們希望通過FAST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臺副臺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
“天文中心”具雛形
FAST主體工程完工后,將進入全系統聯合調試階段,以全面檢測FAST的建設是否達到了當初設計的工程目標。同時,相應的科研建筑和配套設施也在緊張建設中。預計9月,FAST工程將全部竣工。
據介紹,FAST將在日地環境研究、搜尋地外文明、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未來不僅將成為世界級的射電天文研究中心,同時也將成為天文科普的前沿陣地。
吊裝全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項目辦供圖)
吊裝近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項目辦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