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三屆空間光學儀器與應用國際研討會(簡稱ISSOIA)”在北京中關村軟件園國際會議服務中心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由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主辦。
開幕式上,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院士、國家航天局系統一司余琦副司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莊國京總工程師、荷蘭駐華大使館Taake manning科技參贊和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空間載荷部Henri Werij部長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們充分肯定了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在國際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希望把聯合實驗室建設成為像中巴資源衛星一樣具有國際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國際項目。
大會緊密圍繞“精確感知,深度應用”這一主題,邀請了來自歐洲航天局、荷蘭航天局、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組織、荷蘭皇家氣象研究協會、荷蘭空間研究所、國家航天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的20余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做大會特邀報告。報告介紹了國內外最新的遙感科技發展熱點和重點,探討了國內外遙感學科的發展方向,內容涵蓋歐空局研制的sentinel-3衛星遙感載荷性能、高分系列衛星遙感載荷性能、資源三號衛星圖像處理與應用、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技術在深空探測中的應用、全球區域監測試驗載荷(簡稱GOME-2)的輻射定標方法、先進光學加工技術及自由曲面光學設計技術等。
大會設3個會場,由36位代表分專題分組報告交流,同時展出張貼報告20篇,介紹了國內外遙感各研究主題的科研工作進展和成就,經過大會組委會審核,評選出現場交流優秀論文3篇。
會議同期還召開了空間光學儀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第一屆會議,舉辦了遙感影像藝術展、英語演講比賽和中荷技術培訓交流。
后續,會議學術委員會將對收到的近50篇論文全文進行審核,最終由德國springer出版社出版EI檢索論文集。
此次大會參會人員達200余人,其中外方參會代表35人。會議得到了國內外遙感領域專家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得到了參會代表特別是外方代表的高度認可,獲得了圓滿成功。會議的舉辦擴大了中荷光學遙感交流平臺的規模,為后續中歐航天領域的技術合作與人才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