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變色龍等動物的可見光變色偽裝能力相似,如何使熱目標有機融入環境背景,從而避免熱目標被熱紅外探測系統發現,是紅外隱身技術領域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前不久,五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微納光電技術研究中心將二氧化釩與石墨烯/碳納米管薄膜材料相結合,制備出具有負溫度發射率系數、納米級厚度的復合薄膜。
這種薄膜可以通過簡單電流加熱的方式降低熱輻射,從而達到主動紅外隱身的目的。其所具有的柔性特征能滿足各種不規則結構目標的隱身需求;同時,基于該薄膜開發出的紅外隱身裝置可具備低能耗、快響應和長壽命的優異性能。
此外,該復合薄膜還可用于開發具有智能溫度調控能力的節能玻璃和寬譜段的紅外光電調制器等。
據悉,通過直接制冷的方式雖可達到熱紅外隱身/偽裝的效果,但并非是理想途徑,因為制冷產生的多余熱量會增加目標物的暴露概率。與之相比,調控并降低材料的發射率是實現紅外隱身更加理想的方式。(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