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珠海航展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展區內的天宮二號模型、神舟十號返回艙、嫦娥五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等模型、實物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宇航產品的高科技水平,為航展增色不少,而除宇航展品之外的航天技術應用產品更為展覽添彩。
在衛星應用領域,現場展出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此領域的諸多核心產品: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天線產品、室內導航定位系統、精準農業(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導航ASIC芯片、北斗導航OEM板卡、北斗導航手持終端等實物和多媒體展示內容;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北斗二號一體式普通型用戶機、北斗嵌入式模塊、北斗定位物流腕帶、行蹤寶兒童安全電話手表等終端產品,這些產品利用衛星通訊、遙感、導航技術,越來越多地服務于社會與百姓。
系統集成及運營服務方面:航天智慧展出的智慧時空信息系統以及智慧城市物理空間信息系統視頻簡介,提出了智慧產業發展新思路,打造未來智慧城市建設;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管網、智慧交通、智慧化工園區以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絲綢之路智慧旅游系統、“恒星關愛”智慧健康系統,都讓觀眾對智慧產業有了較直觀的認識。
在工業智能控制領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集中展示了北京衛星制造廠的CAST制造、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的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北京康拓紅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裝備行業解決方案(鐵路運行安全監測系統)等幾個項目,使大眾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領域有了全面了解。
在空間生物領域,展區內的航天工程育種格外引人關注,經過航天器搭載后培育出的作物新品種和生物制品讓人一看就覺得與眾不同。自1987年以來,我國利用返回式衛星、神舟飛船等航天器進行了30多次、1200多個品種的農作物搭載實驗。是唯一將航天誘變育種技術直接應用于農作物培育的國家,這種技術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列為多種誘變育種方式之一,已經開始引領現代農業市場。
在節能環保領域,神舟投資旗下的太陽能光熱電站、智能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智慧水務管理平臺等相關展項的介紹,展示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節能環保領域的做出的貢獻。
通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此次展出的40多項軍民融合展品,加深了大眾對于航天服務國民經濟建設的理解,為航天科技民用化做出了有力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