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術,離你很遠,卻又很近。那些奇幻的“航天黑科技”,支撐著我們對于國家航天重大工程的無盡想象,也寄托著我們對于科技改變生活的無限期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無疑是這些“航天黑科技”中離我們最近的。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作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系統”)的衛星研制單位,不僅在系統建設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北斗應用推廣領域,同樣有各種閃光點。
2012年底,北斗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北斗應用與產業化推廣正式進入快車道。研究院在北斗應用推廣之初,便積極布局各項北斗行業應用,如交通、漁業、林業、農業、電力等行業。我們的產品都曾為推動中國北斗規模化應用發揮重要作用。
北斗林業系統,服務于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讓巡林員能夠發現火情及時上報,并能通過北斗終端實現指揮中心對火場現場的有效指揮,滿足內蒙古林火監控與應急指揮的需求,受到一致好評,也為北斗林業應用的發展樹立了典型。
一輛輛飛速行駛的貨運車輛,可以通過北斗系統實現車輛的精準定位與實時監控,并能提供歷史軌跡回放、超速報警等多項個性化服務,保障行車安全。研究院研發的“循跡-車輛監控系統”,為車輛安全監管提供了來自航天的科技手段。
一艘艘遠洋的漁船,可以通過北斗系統實現定位,方便漁政監管部門進行有效監管。漁民可以通過北斗短報文功能,在沒有地面信號的遠洋上,為家人送上報平安的短信。因而在漁民中也流傳著“以前拜媽祖,現在靠北斗”的佳話。可以說,北斗給眾多漁民的生產生活帶了諸多便利。
北斗漁業終端
此外,利用北斗系統建設的智慧旅游系統、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室內定位系統、形變監測系統、風電場測風塔應用、智慧牧場、礦山監測等,都有研究院貢獻的北斗智慧。在地面信號不通暢的區域,通過北斗短報文實現應急救援;通過北斗高精度監測,實現礦區地質災害監測;通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與慣性組合導航技術、農機智能控制技術的融合,實現農業自動駕駛,提升工作效率。研究院的北斗應用產品五花八門,通過多年的應用推廣,目前,北斗已經在交通、林業、漁業、民政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
北斗農機
此外,研究院也在積極推動北斗大眾應用,使高大上的“航天黑科技”服務你我生活。針對全社會普遍關心的老年人關愛問題,開發了北斗應用系統,該應用具有心率監測、北斗定位、電子圍欄防老人走失、SOS緊急求助、撥打電話等基本功能。通過互聯網+智能設備,為有健康管理需求的老人提供安全防護和健康管理。特別是利用了北斗系統的位置報告功能,可以在老人出現緊急情況而地面通信不暢的情況下,實現緊急呼救,而且還可以同時發送文字信息,告知救援人員傷情和身體情況。
北斗智能腕表
在戶外探險、兒童防走失方面,也推出了像電子腕表這樣的可穿戴設備。而這類穿戴設備正是北斗產業乃至全球衛星導航市場最新興的發展方向。據2017年,歐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管理局(GSA)出版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市場報告》顯示,像電子腕表這樣的可穿戴設備是位置服務市場中發展最快的市場,預計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1400萬臺。
目前,北斗系統正在積極建設,計劃2020年前后建成全球系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穩步推進北斗系統建設的同時,還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參與北斗系統應用推廣和產業化發展。
人類的想象力有多強大,衛星導航應用的領域就有多寬廣。未來,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北斗產品服務日常生活,為我們提供更多的便利,也會讓更多人更近距離地享受來自“北斗黑科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