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舉辦的"2017年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隆重發布了"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旗下總體部機械系統事業部的"空間站機械臂在軌智能捕獲與操控"項目成功入選"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這也是航天領域和集團公司唯一入選的項目。這次獲獎是對空間站機械臂項目創新性、應用性和影響力的肯定,也是總體部在智能裝備領域創新性、技術先進性和行業影響力的肯定。此次評選活動是由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組織開展的評選活動,其目的是通過遴選推出一批行業及專家關注的、對智能制造發展影響深刻的科技成果,來以此推動和引領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遴選程序分為專家研究、推薦和終選3個環節。最終"空間站機械臂在軌智能捕獲與操控技術"不負重望,在幾百家入圍單位中脫穎而出,入榜"十大科技成果"。空間站機械臂是實現我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航天器捕獲、輔助航天員出艙、維修維護、載荷照料等核心功能和動作操作的核心裝備,是我國目前智能程度最高、規模與技術難度最大、系統最復雜的空間智能制造系統。該機械臂全長10米并可擴展到15米的多機械臂串聯應用,目前已突破了爬行操作、大柔性高精度控制、實時動力學等核心技術,全部核心部件實現國產化,負載自重比和操控精度等指標均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17年,隨著總體部的改革,機械系統事業部匯聚了總體部機械專業的力量,專業技術與機械總體技術有效融合,改革紅利得到釋放,空間機器人業務在深空探測和在軌服務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發項目的突破,形成了四項空間機器人國家標準。此次入選"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充分說明了當今科技界和學術界對空間站機械臂項目的高度認可和肯定,同時也是對空間站機械臂全體研制人員的一種鞭策,激勵著機械人在引領空間智能制造領域不斷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為推動整個空間系統向智能化方向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