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以“導航,遇見十年”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北京順義盛大開幕,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過展覽展示、特邀報告等方式在年會上全方位展示研究院在北斗導航領域最新成果。
研究院的戚發軔院士,范本堯院士,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北斗二號衛星首任總指揮李祖洪等專家參加了此次年會開幕式。
北斗之路 五院智慧
本次年會上發布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的報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作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研制單位,回首來路,從北斗一號系統從無到有,北斗二號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再到北斗三號以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穿越激蕩四十余年,北斗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探索道路。
1993年初,研究院提出衛星總體方案,初步確定了衛星技術狀態和總體技術指標。1994年,北斗一號系統工程立項,研究院組建了衛星研制隊伍,全面展開研制工作。艱苦卓絕的關鍵技術攻關、重大故障的成功搶救,一路篳路藍縷,終在2003年建成北斗一號系統,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此間積累的建設和應用實踐經驗、教訓,以及迅速成長的北斗研制隊伍,為后續工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面對快速增長的應用需求,北斗二號在保留北斗特色的同時,邁開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早在1999年,研究院在全力研制北斗一號衛星的同時,就展開了對第二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論證。2004年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正式立項研制。導航系統工程被列入我國16項國家重大專項工程。和空間頻率申報期賽跑、在軌故障、三年14星連戰連捷,在汗水與淚水交錯中,研究院完成了北斗二號衛星部署,2012年12月27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北斗系統成為國際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服務商之一。2019年,5月17日又發射了北斗二號GEO衛星, 也是北斗二號工程的第四顆備份星。
站在前兩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邁得無比自信。立項于2009年12月的北斗三號開始嘗試沖刺和領跑。一年19星!北斗在太空中再次刷新了“中國速度”。星間鏈路、全球搜救載荷、新一代原子鐘等新“神器”閃耀亮相,整體性能大幅提升。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提供全球服務。2019年4月,發射了北斗三號系統首顆IGSO衛星。
展品論文 創新智造
研究院下屬的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在年會上的展區展覽了從導航芯片、模塊到導航終端、平臺,再到系統解決方案的整個產業鏈產品。
其中,展區重點展示了民用航空器導航設備和航空器移動通信終端這兩款硬核產品。民用航空器導航設備,主要實現飛機的航路導航和進近著陸,并基于北斗短報文實現飛機的追蹤監視。機載衛星移動通信終端可在飛行過程中,為機上人員和地面人員提供短消息、語音等通信功能,保證了在緊急情況下,為駕駛員提供有效的技術和決策支持。兩款重磅產品吸引了行業專家、用戶、媒體的駐足觀看、深度咨詢,并獲得了大力贊賞,為后續全面服務民航領域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空間電子信息技術研究院的四篇論文和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兩篇論文獲得本屆年會的青年優秀論文獎。同時,空間電子信息技術研究院和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學術論文組織獎。
在此次年會期間,空間電子信息技術研究院和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還將作多場特邀報告和多個主題論文發表。通過此次年會,研究院與其他單位進行了積極的科技交流,為后續技術創新、產業推廣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多年以來,研究院作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研制單位,不僅在系統建設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緊跟步伐走在行業的前沿,在促進衛星導航技術進步、應用推廣、人才普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北斗衛星導航領域的一張閃亮的名片?!爸袊谋倍?、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北斗將以嶄新姿態、更強功能、更優性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