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成人狠狠色金八天国_一级片免费网址_理论在线-免费理论片_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动态图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一堂航天好課|戚發軔院士:我們要有強大的夢想,要有精神的力量

時間:2020年02月26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3654 字體:

2月23日晚,在央視播出的《一堂好課》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戚發軔院士主講了一堂生動的“航天課”,他帶領眾多學子和觀眾走近中國航天,感受這一偉大事業“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的偉大力量,叩問初心使命,展望星辰大海。


一堂航天好課1.jpg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堂精彩的航天課!

 

中國航天發展


天是人類生活的第四環境,是國家主權的第四個疆域,也是人類資源尋求的重要方向。除了開掘軌道資源、研究環境資源,人們還將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中是否有地球稀缺的東西、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作為探索宇宙、認識宇宙的長遠目標。


中國航天具備了進入太空的能力、利用太空的能力、捍衛太空的能力,而且這三種能力在世界上是一流的,所以說我國是航天大國。


進入太空的能力。天在大氣層之外,進入太空靠航天技術,航天技術的基礎是運載火箭。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把東方紅一號衛星送上了天。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具備發射衛星能力的國家,雖然是第五個,但是我們進入太空的能力是比較大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重達一百七十三公斤,比前四個國家(前蘇聯、美國、法國、日本)的衛星重量加起來還要大。

 

一堂航天好課2.jpg


利用太空的能力。各種各樣的航天器大概有三大領域:應用衛星、載人航天技術、深空探測技術。

 

第一個領域,應用衛星。現在,世界上有一千多個衛星在太空中,其中,中國的衛星就有三百多個。我國近四五年發射的衛星數量,每年是世界第一。

中國有傳輸、獲取和發布信息的各種衛星,廣泛服務于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


通過一個例子講述通信衛星的作用。中央電視臺的節目要覆蓋全國、覆蓋全世界,要靠通信衛星。當年沒有通信衛星的時候,中央電視臺的節目靠微波中繼,只能覆蓋人口的37%。1975年,中央決定要搞中國的通信衛星,花了九年的時間,1984年把東方紅二號衛星送到三萬六千公里赤道上空,相當于把中央電視臺的天線送到靜止軌道了。這個效益是很大的。現在我們的通信衛星不僅中國在用,已經走入全世界,整星出口到南非的尼日利亞、南美的委內瑞拉、玻利維亞、歐洲的白俄羅斯、亞洲的老撾和巴基斯坦等。

 

第二個領域,載人航天技術。中國人是第一個敢于冒險上天的,叫萬戶。在數百年前他在椅子上綁了四十多個自制的“固體火箭”,舉著兩個大風箏點火上天,結果壯烈犧牲。世界上都認為第一個上天的航天員是萬戶。現在月球的環形山有個叫萬戶的紀念地。二十世紀,批準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第三步是空間站建設階段,2022年左右,要建成中國自己的空間站。


第三個領域,深空探測技術。要探索浩瀚的宇宙,要把宇宙中大的行星、有用的衛星、小行星搞清楚,能夠利用它們的資源。中國探月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繞月飛行。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已經圓滿完成任務。第二步是落月,中國做了外國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把嫦娥四號送到月球的背面。第三步是“回”,就是從月球上拿一點東西回來,分析月球上的資源。


探索火星,只有火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去才最方便,這個時候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今年就有這樣一次機會,所以今年我們要到火星上去,而且要把火星車送上去,就是一次完成三件事情,繞、落、巡視。

 

利用太空這個能力,這三個領域中國都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

 

中國航天精神


中國是一個航天大國,但是現在面臨的挑戰仍然很嚴峻。我們這一代人是解決了有無問題,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趕超,我們要做他們沒有的東西。所以我們靠什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一個強大的夢想,要有一種精神的力量。


嫦娥四號發射成功后,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偉大的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所以我想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夢、要有一個信念、要有個理想。我們航天事業六十余年了,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精神,這種事情是無形的、看不到也摸不到的,但是它以巨大的力量推動我們隊伍能夠克服困難。在2016年,中國航天創建六十周年的時候,國務院把每年的4月24日定為航天日。這航天日的目的,就是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國尤其是全國的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積蓄力量,積蓄人才的力量。 


六十多年中國航天事業鑄就了什么精神?

第一,是航天傳統精神。形成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核心是自力更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事業,包括個人要想發展、要想強大、要想超過別人,必須靠自己,要自力更生。在1966年導彈核武器兩彈結合打成就靠我們自己。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核心,當年需要,現在更需要。所以在座的年輕人更要努力,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


第二,是“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以后,99年提出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加了一句話,熱愛祖國。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感受到了中國落后就要挨打、受氣,所以大家的感受是一定要保家衛國,這就是一種信念,一種激發出來的理想。這種精神永遠也不應該忘掉,要銘記歷史。


在研制“東方紅一號”的時候,要保證《東方紅》樂曲不變調,要不出問題。我們將能想到的、能做到的實驗都做了,都沒有問題。我們做實驗的時候很困難,要做低溫實驗,沒有低溫實驗室,就在海軍放魚放肉的冷庫里頭做,夏天穿著的塑料鞋出來以后都變脆了、都碎了,就在那種環境下完成任務。所以這種精神現在提倡教育,我想我們要主動地去了解這個歷史,主動接受這個教育,確確實實做到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事業、愛我們的團隊、愛我們的崗位,就是愛國。


一堂航天好課3.jpg


不要把愛國看得那么神秘,高不可攀,不需要我們拋頭顱灑鮮血就能把我們的智慧、把我們的時間、把我們的能力獻給你的崗位。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愿,現在你們志愿都是自己填的、自己去的,你應該更愛那個事業。所以我想現在我們每個人能把自己的崗位工作搞好了,國家就強大了,這就是愛國。


第三,是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1992年到2003年,經過11年將楊利偉送上天。我是親歷者,國家有特殊需要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中國人、航天人、航空人、我們年輕人都要有這種精神,對我自己來講我也有點考驗。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我能干嗎?領導也跟我們要求過,可以失敗,航天員不能犧牲,要救回來,我們中國(航天)不能死人。怎么來保證?要做充分的地面試驗,熱真空試驗,振動試驗、力學試驗、電性試驗,(領導)表揚說你們真不簡單,你看這么快,明年能發射嗎?我說太困難了,不能行。群眾是有智慧的,我們兩位副總師和一些人是參加過返回式衛星(研制)的,返回式衛星我們很成功,也是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做過的,他們有返回技術的實際經驗。能不能把我們地面做實驗的這些設備,改裝成為神舟一號試驗飛船應該說這是有根據的,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成功發射,它不僅回到中國,離預定的那個落點只差十公里,這是世界最精準的。

 

 我們航天還是壓力很大的,現在我們都說我們自己是個大國了。我們確實比較強,但是我們在航天技術、空間科學方面還有差距。探索浩瀚的宇宙,我們就到了月球,火星還沒去啊。人家八大行星都去過,我們這就是差距。另外我們中國衛星是世界上第二多的,但是我們用得并不好,我們并沒有形成一個大的產業給國家創造財富,我們也落后,從這個意義講,中央也提出我們三個領域要平衡發展,我們現在還不平衡。 

 

中國航天確實成績很大,在世界上被人家很看得起,但是我們要明白,要想在第二個一百年成為科技強國、要在2045年左右成為航天強國,挑戰很嚴峻。你們要知道,任務在你們身上,希望大伙努力。還是按習主席那句話,要有夢,要創新,要實干。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hnd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