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0日,第21個世界計量日,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4所承擔技術支持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計量司“計量服務中小企業公共平臺”上線。這是五院響應計量日特別主題“計量精準戰‘疫’、助力復工復產”的生動實踐,也是514所在建所35周年之際交出的一份特別答卷。
五院積極發揮計量在控制和提升質量上的基礎作用,在推動宇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強化計量供給能力,為國計民生提供高質量計量支撐。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依托節能環保檢測、室內空氣綜合治理、靜電防護技術和產品服務經驗,通過開展靜電防護管理體系直播培訓等一系列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作為五院計量工作的主力軍,514所在“高質量計量測試供給”方面做出許多積極的探索,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國計民生。
以精準計量支撐宇航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所以量值傳遞體系建設、計量測試技術基礎研究、專用計量測試設備研制為主要目標,依托國防科技工業電學一級計量站以及國家航天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衛星應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靜電防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依托建設單位資質,開展關鍵領域、關鍵參數測量及計量檢測技術攻關,將計量測試融入航天器設計、研制、生產、試驗和應用全過程,解決型號測量技術難題,為宇航型號可靠性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加強計量創新技術攻關引領行業前沿
科技要發展,計量須先行。院在量子計量、空間計量等前沿方向加強應用研究:參與的空間太陽電池地面直接陽光標定法寫入國際標準;2012年,組織開展的我國首次高空氣球標準太陽電池高空標定試驗,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后,世界上第三個開展標準太陽電池高空標定的國家;2019年,組織開展我國首次標準太陽電池空間標定試驗,日前完成春分點標定試驗,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后世界上第二個開展太陽電池空間標定的國家。
在國際單位制全面進入量子時代的情況下,514所以量子化霍爾電阻為研究平臺,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低場量子電阻測量儀”,以量子前沿技術和石墨烯熱點研究方向為突破口開展研究,將有助于我國與電阻相關的裝備制造質量和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推動航天計量技術轉化服務國計民生
生產生活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計量。五院積極發展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推動航天計量檢測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以計量服務工業制造、國民經濟發展和民生領域。
今年中國“5·20世界計量日”特別主題是“計量精準戰‘疫’、助力復工復產”。在疫情期間,514所依托熱學精密計量優勢研發的非接觸式紅外智能體溫監測系統,入選北京市非接觸式紅外測溫設備推薦使用產品目錄,讓計量為戰疫出力。
此前研制的黑匣子爐溫測試儀攻克熱學計量關鍵核心技術,不僅服務于宇航型號,還在國產大飛機C919、特鋼、汽車、化工等行業得到應用,為我國熱處理設備工藝改進、國際貿易開拓及節能減排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國家供水應急救援能力建設項目綜合檢測驗收項目完成供電設備計量、北斗和GPS導航系統檢測、電氣安全、環境檢測等子系統任務,服務國家搶險救災能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