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時,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東方紅一號”衛星誕生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以“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為主題的云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云展廳啟幕。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左)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太(右)共同開啟這場觸動心靈的云展覽
云展覽開幕式采用多個網絡直播平臺進行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太等嘉賓參加活動并發表講話,共同開啟這場觸動心靈的云展覽。
張洪太指出,50年前,老一輩航天人為了國家強盛、民族復興,頑強拼搏、攻堅克難,最終使得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在當前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里,重新回顧那段光輝歷程,既是鞭策更是鼓舞。希望通過本次展覽,更好地傳播航天精神,吸引并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事業中來,為早日實現航天夢、中國夢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王春法指出,國家博物館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在云端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此次東方紅云展在虛擬展廳創意開發了多個熱點互動環節,用新媒體新技術將數據資源轉化為云端文化“新供給”,引領文博“新業態”。
▲胡其正參加云展覽直播
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老科學家之一,85歲高齡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組成員胡其正作為嘉賓現身云展直播間,與廣大網民分享了當年參研的崢嶸歲月。
▲龐之浩研究員和講解員一起導覽云展
此次云展覽以“永遠的東方紅”為主題,系統講述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制歷程、50年來中國空間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在重大工程實踐中不斷傳承發展的航天精神。
整個展覽主要分為太空奏響東方紅、五十年砥礪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強國立新功四大展區,展出了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精心征集的將近50件珍貴展品,其中包括“東一”研制親歷者的手稿和相關證件、任務書、名單、研制老照片、研制“東一”的功勛設備等多種品類,其中很多都是首次展出。
與以往云展覽不同的是,這次展覽突破傳統先有實體后有線上的模式,直接生成全景虛擬展廳,將不可能共處一室的展品一起展出。展廳充分運用三維建模、全景漫游等數字化技術,匯聚融合文字、圖片、音視頻、VR 、H5等各種媒體資源,再輔助5G技術保障,讓觀眾酣暢淋漓地感受中國航天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和不斷傳承弘揚的航天精神。
“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履行國家空間事業主力軍的使命,取得了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斗導航為代表的偉大成就,鑄就了航天事業三大里程碑,實現了中國航天領域的多個第一。2020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著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北斗導航等多個國家重大航天工程,研究院人將始終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大力弘揚和傳承航天精神,為加快向世界一流宇航企業邁進、早日全面建成航天強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永遠的東方紅”云展覽·展廳】
▲“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云展覽
▲取自“東方紅一號”形象的“衛星”造型云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