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微電子、微機械技術的改革和空間技術的發展,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現代小衛星成為世界航天領域璀璨的新星,在浩瀚宇宙璀璨綻放。作為我國空間事業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和國家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響應時代需求,于2001年出資組建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東方紅),全力開展現代小衛星技術的研究。如今,航天東方紅圓滿實現了“百星發射成功”的目標,將榮耀鐫刻在中國空間事業的豐碑之上。
2020年2月20日清晨,新技術試驗衛星F星成功發射。至此,航天東方紅抓總研制的第100顆小衛星順利入軌。航天東方紅向祖國空間事業交上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19年
發射100顆星
目前在軌79顆
約占我國在軌衛星數量的1/3
2001年5月,研究院成立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同年10月經國家發改委上報國務院批準以航天東方紅公司為項目法人單位建設“小衛星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從2002年開始航天東方紅就踏上了發射小衛星的輝煌征程。
19年來,該公司建成了集研發、設計、AIT于一體的衛星研制基地,具備了年出廠25~30顆小衛星及微小衛星的能力,進一步奠定了公司在國內小衛星領域的領軍地位;開發了國內領先的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CAST系列平臺和皮納衛星平臺,研制發射的小衛星覆蓋了對地遙感、海洋觀測、環境與災害監測、中繼通信等多個領域,創造了中國空間技術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
2002年5月
海洋一號衛星
我國第一顆海洋衛星,填補了我國海洋遙感衛星的空白。
2003年12月
探測一號衛星
是我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對等合作。
2004年7月
探測二號衛星
實現了雙星探測和歐空局ClusterⅡ的六點探測。
2008年9月
環境一號A、B衛星
我國首個環境與災害監測小衛星星座。
2009年12月
希望一號衛星
我國第一顆公益小衛星,驗證了CAST100 平臺核心技術。
2012年9月
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一號
實現了我國遙感衛星出口零的突破。
2012年11月
環境一號C衛星
我國第一顆S波段SAR衛星。
2013年4月
高分一號衛星
我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重大專項首發星。
2014年12月
公司年度發射衛星數量首次突破10顆。
2015年9月
希望二號衛星
形成了皮納衛星產品系列。
2016年12月
高景一號01組衛星
我國首個分辨率達到0.5米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2018年2月
張衡一號衛星
我國首個地震立體觀測體系天基平臺。
2018年5月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
世界首顆地月中繼通信衛星。
2018年6月
高分六號衛星
我國首顆精準農業觀測高分衛星。
2019年6月
捕風一號A/B衛星
實現了我國衛星導航信號探測海面風場零的突破。
2019年12月
贈埃塞俄比亞微小衛星
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重要舉措。
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
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顆技術試驗衛星。
2020年2月
新技術試驗衛星F星
公司圓滿完成自成立以來第100顆衛星的發射。
……
百星耀中華,奮勇砥礪行。后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人將不忘初心、不斷進取,為推動我國小衛星事業的發展、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