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了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以下簡稱529廠)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作為集團公司和五院綠色制造的先行先試單位,529廠大力推動綠色制造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標志著529廠成為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標桿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貫徹落實國家、集團公司和五院關于綠色制造的總體要求和戰略部署,529廠立足自身在綠色化、自動化、數字化等方面的積累沉淀和創新攻關優勢,堅持發展導向,以綠色工廠標準化體系為支撐,遵循標準化、綠色化、智能化相融合的綠色工廠創建原則,加快構建面向航天企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航天綠色制造體系,助推該廠從“制造廠”向“智造廠”的轉型發展進程,開創了以“綠色智造”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以標準化奠定航天綠色智造基礎
綠色制造,標準為基。建設航天領域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強化標準支撐作用,是推進綠色制造快速發展的必要前提。作為我國空間飛行器制造的重要支撐單位,也是五院多品種小批量航天產品制造企業的典型代表,529廠積極推進綠色工廠、綠色車間、綠色生產線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建立航天綠色制造標準奠定了扎實基礎。
529廠在國家綠色制造標準體系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國家其它行業綠色工廠標準建設成果,深化融合航天企業在“管理信息化、工藝數字化、生產自動化、質量精益化、安全標準化”等方面的特色績效指標,完成了《航天綠色工廠評價要求》《航天綠色車間評價要求》《航天綠色生產線評價要求》等6項集團公司標準,填補了集團公司綠色制造體系標準的空白,積極服務集團公司實施“綠色發展”戰略、推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以綠色化貫通航天綠色智造主線
綠色制造,綠色為要。航天制造領域的綠色化就是要改變以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和生態退化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統一協同的綠色制造,這是航天綠色制造的重要內涵。
529廠充分發揮了綠色制造技術攻關和創新優勢,大力推動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生產方式,以綠色工藝優化、綠色制造單元和生產線建設、綠色用能支撐了綠色工廠創建的三條主線。
同時,529廠以全面統籌、科學謀劃、重點突破為原則,梳理識別綠色替代的關鍵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綠色化專題攻關工作。
該廠持續實踐低氰無氰含量鍍金、超速激光切割、增材制造等多種工藝方法,從工藝源頭實現了綠色技術替代和清潔生產;通過對老舊設備的改造,建設了航天器產品高效超聲波清洗單元、脈沖激光輻射去污單元、綠色真空熱處理單元,實現綠色環保替代,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重構能源管理體系,以光伏電站聯合智能能源管理平臺,系統性實現了辦公場所、生產車間能源全要素可視化管理,達到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目標,形成了從工藝源頭到生產過程再到環境排放全過程的綠色化智能生產模式。
以智能化驅動航天綠色智造進程
綠色制造,智能為翼。智能制造是推進航天企業科研生產向批產化、規模化轉型發展的有力手段。面對航天器結構產品多型號并舉、研制與批產并存的特點,529廠以關鍵和薄弱環節的智能化為切入點,逐步開展智能制造技術攻關與集成應用。
該廠按照“點(單點設備自動化)-線(生產單元智能化)-面(制造車間柔性化)-體(智能工廠數智化)”發展路徑推動智造轉型升級,建成了中小型結構件加工、裝備自動化生產、批產電子產品等智能生產單元,顯著提升了產品制造能力與質量一致性,構建起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生態影響小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
后續,該廠將繼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行業先鋒主動承擔“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責任擔當,積極推廣綠色工廠建設經驗,用綠色智造為航天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動能,以綠色智造服務于中國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開啟中國航天綠色智造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