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最美的實干英姿,聆聽鏗鏘的奮斗足音。為了鼓舞動員全院廣大干部職工頑強拼搏,我們將目光集聚于身邊的埋頭苦干者、負重攻堅者、獨當一面者、連續作戰者,學習他們質樸、務實、較真、主動的優良作風。
本期實干最美講述五院通信與衛星導航衛星總體部青年設計師章玄熱愛航天事業,孜孜不倦探索,投身衛星能源系統研制攻關的故事。
1970年4月24日,一曲《東方紅》伴隨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升空而響徹中國大地。時隔53年,在航天城湖畔,五院通導部的青年設計師章玄用小提琴再度演繹起這首耳熟能詳的樂曲…… 這是光明網采訪中國航天青年的一個畫面,仿佛是兩代航天人用音樂演繹的一場隔空對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時代的接力棒如今已傳到新一代青年航天人的手中,我們將奮力續寫星辰大海的新征途?!闭滦f。 學生時代的章玄早早接觸到了衛星電源拓撲有關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燃起了對航天事業的興趣。畢業后,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五院,將自己的青春獻給航天。 章玄是一名能源總體設計師,她的工作就是圍繞衛星的能源系統開展研發設計、研制、驗證,能源系統為衛星提供最關鍵的電能,可以說是衛星的“生命之源”。 “我很愿意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工作里面,不管是什么時候,甚至躺在床上,我都會想一想,今天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我該怎么解決它……”加入五院后,章玄腳踏實地,迅速成長,在研究室,主持供配電核心技術研究的她,在新平臺能源體制論證和新產品應用的關鍵環節,與團隊在多個關鍵技術攻關中取得重要進展。 章玄常說,只要看到衛星就想了解它多大功率,能源系統有什么能力,太陽翼多大多寬,用的是什么技術??吹贸?,她也將滿腔熱情融入到工作的點滴中。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下,還提出了與衛星供配電相關的多項技術方案,其中,面向數字化載荷的配電系統方案為多個背景型號的論證提供高水平的供配電系統方案。 在章玄這里,工作和生活從來都不是割裂的,而是融為一體的。她通過積累一個個新知識讓自己行走得更實,通過探索一個個新問題讓自己思索得更遠。 “航天的發展越來越快,我們得不停地更新換代,不停地去創新,不停地去了解一些新的技術,并且把它應用到我們的衛星系統設計上,作為新一代航天人,我們置身其中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章玄篤定地說。 一切付出都源于熱愛。章玄熱愛自己的工作,同事評價她“對工作非常投入”。章玄認為自己很“幸運”,幸運地從事了自己喜歡的事業,雖然前行的道路充滿艱難險阻,但有無窮的動力支撐著她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在一次應急任務中,章玄認識到建立仿真系統的重要性,牽頭建立起一個全生命周期的能源系統仿真驗證系統。 最開始,章玄搭建了一個電路級的模型,在調試成功之后,發現仿真毫秒級的特性需要數個小時的時間,完全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要求。她沒有氣餒,而是查閱了上百篇的文獻,嘗試了十幾種方法,在此基礎上又通過不斷驗證,最終找到了既保證仿真精度,又實現仿真速度提升的解決方案,最終成功解決了仿真速度慢的難題。 通過這套系統,設計師可以通過仿真就得到不同環境、不同配置的供配電系統的特性,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的設計、關鍵參數的優化,加快系統設計迭代,提高設計精細化水平。 經過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衛星能源系統的能力取得飛躍。如今,東方紅五號的能力已經達到了30千瓦的量級,能源動力不斷攀升,衛星的功能也不斷增強。章玄為自己從事供配電核心技術研究而自豪。 “我已經參加過十多次發射保障任務了,但是每次看到這些衛星成功發射的時候,我都會非常的驕傲和自豪。因為每次到這個時候,我就想邊遠山區的孩子可以通過我們的通信衛星收看高清電視節目,邊疆的戰士們也可以拿著我們的天通手機來與家人進行聯系,我想這都是我們通信衛星給大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 章玄說。 篤行致遠,唯實勵新。一大批航天青年正奮力書寫新時代航天事業發展的新篇章,章玄無疑是其中一個生動的縮影,她對于航天能源事業的熱愛和不斷鉆研的精神,賦予了衛星不斷飛向更高更遠的力量,讓夢想照進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