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3年度領導干部會,專題研究集團公司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簡稱“兩業”)發展,系統總結了“兩業”發展歷程,闡述了“兩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為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推動“兩業”高質量發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會后,各單位迅速組織學習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會議部署;來自“兩業”戰線的干部職工積極展開交流討論,并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撰寫對高質量發展“兩業”的思考和心得。近日,集團官微刊發五院航天恒星撰寫的《統一思想,抓住快速發展機遇》,現全文轉發。
航天科技集團2023年度領導干部會明確了“兩業”的戰略定位,指出“兩業”是航天產業、航天事業、航天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干“兩業”就是干航天產業、干航天事業、干航天強國。本次會議就像一針“強心劑”、一顆“定心丸”,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堅定了集團公司上下發展“兩業”的信心與決心。
衛星應用是“兩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現代航天產業體系、服務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發展衛星應用產業必須深刻把握其重要性。
首先,衛星應用是航天技術融入民眾生活、服務國計民生的重要體現。近年來,隨著北斗衛星完成全球組網、高通量通信衛星在軌服務、“高分家族”不斷添丁,我國天基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資源越來越豐富。如何讓普通大眾享受到遠在太空的衛星所帶來的生活品質的提升,需要我們大力發展衛星應用產業。“北斗”終端精準定位、“風云”系統感知氣象,相關衛星產品已廣泛融入人們的日常出行,衛星應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領域不可或缺的手段。
其次,衛星應用是推動衛星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世界頂尖航天強國之所以航天產業發展得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其衛星應用發展得好。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發布的數據,2021年全球衛星應用收入幾乎占整個衛星產業(衛星產業包含衛星制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制造業和衛星運營服務業,其中地面設備制造業和衛星運營服務業統稱衛星應用)的90%。早期一顆普通通信衛星的容量只有幾十兆、幾百兆,隨著地面應用需求的不斷增加,高通量衛星通信技術加快發展步伐,目前一顆高通量通信衛星能夠達百吉比特容量。
再次,衛星應用是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當今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產業格局加快重構,各國更加重視從國家安全角度進行產業布局,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帶來重大挑戰。目前我國衛星應用終端產品性能仍與國外廠商存在一定差距。加大衛星應用產業投入,增強自主可控能力,能夠有效提升我國航天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和產業控制力,是進一步落實國家安全觀、推動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舉措。
當前,我國衛星應用產業仍處于成長期,有很大發展空間。為加快推動衛星應用,一要堅持科技創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強關鍵技術突破,促進衛星應用技術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融合、相互賦能,形成新一代衛星應用技術體系,增加核心競爭力。二要堅持需求牽引。傳統衛星應用是以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某單一類型應用為主。隨著各行業應用呈現日趨復雜化、系統化,單一類型應用難以滿足現有市場需求。面向新需求、新環境、新特點,應積極打造“通導遙”一體化綜合應用新業態,不斷提升衛星應用產業價值。三要堅持開放合作。國內衛星應用廠商普遍存在規模小、方向散的特點,應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分工合作,利益共享、互融共生,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實現產業大規模發展。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人們對航天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期望也越來越高,衛星應用產業迎來了“發展春天”。我們應立足新發展階段,加大產業投入,加快技術創新進程,讓衛星應用走進千家萬戶,推動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