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成人狠狠色金八天国_一级片免费网址_理论在线-免费理论片_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动态图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助力航天綠色制造,五院兩家單位喜獲國家級榮譽!

時間:2023年12月06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2051 字體: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3年度綠色工廠名單,五院西安分院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此外,還公布了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第五批)名單,五院529廠獲評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


西安分院

(2023年度綠色工廠)



微信圖片_20231207154830.jpg


1綠色標準、綠色技術先導先行

在推進綠色工廠建設過程中,西安分院扎實履行中央企業節能環保社會責任,結合自身特點先后通過了質量、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制定了“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的方針,為推動綠色工廠建設和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西安分院以不斷優化資源消耗和低環境污染的綠色工藝技術為落腳點,科學識別綠色替代技術,組織開展了系列綠色設計與工藝攻關工作。同時,創新實踐多種工藝方法,從源頭實現綠色技術替代和清潔生產。

對老高耗能電加濕工藝空調進行濕膜加濕工藝改造,每年節約電能約135萬千瓦時,同時節省設備維護保養成本10萬;對試驗設備冷卻高耗能問題進行循環水系統改造,大幅節約電能消耗和水資源消耗;建設太陽能光伏屋頂發電站,年發電量8.5萬千瓦時;在航天產業基地園區大門口安裝3組300W太陽能路燈,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外購傳統電能消耗等綠色技術改造……通過這些措施,形成了從設計源頭到工藝過程再到生產和基礎設施環境排放全過程的綠色化智能生產模式。

2綠色智能、綠色節能嵌入科研生產

面對高密度發射、多型號并舉、研制與批產并存的特點,西安分院以人工智能化為切入點,逐步開展智能制造技術推廣與集成應用,初步建成智能化“黑燈工廠”綠色智造轉型升級。在西安分院航天產業基地園區和長安大院分別新建了一套能效管理監控系統,構建起了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智能化產業結構和生產模式。


西安分院圍繞科研生產開展了水平衡、電平衡測試,制定了6項節電方案和5項節水方案,大幅度提升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空間。針對先進封裝集成部批量生產線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制定了兼顧技術可行性、經濟適應性、環境效果性的中長期清潔生產規劃和14項清潔生產方案,大幅度提升了節能增效新模式。


529廠

(第五批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


微信圖片_20231207154837.jpg


近年來,529廠遵循標準化、綠色化、智能化相融合的綠色設計與制造原則,制定了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加快構建面向航天企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航天綠色設計制造體系;建立健全綠色設計的迭代優化機制,逐一落實航天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的綠色設計與制造管控環節。


1建立多層級矩陣綠色設計研發團隊,驅動綠色核心技術創新


529廠適時優化組織機構,形成了面向四大典型產品的500余人設計研發團隊,依托該廠科技委建設了十大技術領域專家團隊,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平臺,有力支撐了綠色設計與制造核心技術創新攻關。


2構建綠色設計開發及應用轉化平臺,夯實全三維綠色設計基礎


529廠構建了全三維綠色設計制造一體化平臺,確立了全三維設計研制協同聯動模式;構建了產品生命周期資源數據庫,包括十余套專業仿真工具、十大專業基礎數據庫、能源管理系統,有力支撐了各專業綠色設計。


3突破系列綠色設計關鍵技術,創新水平達到國際領先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29廠依托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北京市智能工廠等多個研發平臺,采用“綠色設計系統工程建模、引入先進綠色設計技術、應用全生命周期評價、聚焦綠色產品優化升級”四大綠色化措施,形成了關鍵技術創新發展路徑,突破了20余項核心關鍵技術,榮獲多項科技進步獎,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4嵌入全生命周期研制流程,綠色設計關鍵技術應用效果顯著

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529廠將所形成的關鍵技術與產品綠色化措施嵌入產品的設計、生產、在軌運行及回收等全流程,形成了11種產品應用示范案例;并借助集團公司綠色制造試點示范單位、國家級綠色工廠、聯合國外空委會議等平臺和渠道,示范推廣中國航天綠色設計方法與經驗,推動產品綠色化可持續發展。


五院將繼續履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責任,以更高的要求、更寬的視野積極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不斷挖掘綠色發展潛能,加大綠色科研投入,助力航天產品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促進綠色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hnd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