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最美的實干英姿,聆聽鏗鏘的奮斗足音。為了鼓舞動員全院廣大干部職工頑強拼搏,我們將目光集聚于身邊的埋頭苦干者、負重攻堅者、獨當一面者、連續作戰者,學習他們“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和“質樸、務實、較真、主動”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
本期“實干最美”介紹五院杭州中心天線生產線負責人童巨特全心投入建產線、精打細算抓生產的故事。
瘦削靦腆、寸頭、戴著眼鏡,童巨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個標準的“工科男”。看上去很內向的他,在認真表達想法的時候,額頭上就會微微出汗。他說這是家族遺傳加“社恐”,但更像是大腦在認真處理問題而高速運轉,正如他對待工作的態度一樣,投入且踏實。
全心投入“搶”任務
建設一條機械可動天線生產線,按照傳統經驗需要兩三年,童巨特所在團隊接到的要求是一年內完成。但生產任務不等人,生產線早一天具備投產條件,就能早一天開始承擔任務。童巨特鉚足了勁,一邊熟悉產品,一邊參與建設生產線。
幾個月的時間里,加班到凌晨是常有的事,“時間都是疊在一起的”,童巨特說。最終,他們僅用了半年多就完成了生產線建設,并開始承接正樣天線產品的任務。同事評價童巨特:“他執行力超強”。
首批兩臺天線正樣產品研制過程中,童巨特和同事帶著產品前往外地,借用場地和設備開展測試試驗。設備白天被占用,他們就在白天做其他輔助性工作,利用晚上見縫插針地測試。這樣的狀態,他們堅持了一個多月。
產品通過評審的那天,對于童巨特團隊來說意義非凡,他們一起合了一張影。“現在首批正樣天線都已經裝星發射上天了,在軌運行正常”,童巨特驕傲地說,這也是對航天人最高的褒獎。
精打細算抓生產
得知自己成為天線生產線負責人那一刻,童巨特正在外地出差,他既激動,又倍感壓力:“做負責人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更要完成指標要求。我沒有做負責人的經驗,只能盡力做好。”雖然“上任”時間不長,但追求“低成本、高效率”這一理念已深入童巨特的骨髓。現在做任何工作之前,他都要想想是否還有可以優化改進的環節。他的筆記本上,已經記下了大大小小十余份改善案例。
每一臺天線生產完成后,都要進行電性能測試,測試前需要進行場地校準,以保證測試精度。如果用通常的測試方法,搬運和裝調既費時又繁瑣。童巨特經過觀察和嘗試發現,如果在產品上貼靶標點,再使用手持攝影測量相機拍攝靶標點,效果是一樣的。經過查閱資料和反復試驗之后,童巨特成功把原先需要一天的測試時間縮短到了4個小時。然而他并沒有止步于此,又繼續對新的方法進行優化。現在電性能測試場地校準不到1小時就能完成。
在天線產品裝運交付的裝箱方案上,原來一個箱子只能裝2臺產品,一批運送4臺。童巨特帶領團隊仔細打磨方案,積極與設計、客戶單位討論研究,經過多次會議溝通、實物模擬擺放和安全性論證,將裝箱方案改為一個箱子4臺,一批交付8臺,足足節省了一半運輸費。
“轉運箱蓋子蓋上的那一刻,是我們生產線全員最激動的時刻”,看著自己親手裝調出來的產品裝箱、發車,再發射上天,那種自豪感是實實在在的。
對事業負責,對團隊也負責
在童巨特眼里,身為天線生產線負責人,就要做到“對事業負責、對團隊負責”。他解釋道:“不僅要對單位的要求、產品的指標、自身崗位職責負責,還要綜合考慮整個產線團隊,為產線員工個人成長、技能能力、未來發展負責。”
為了更好地調動產線上每一個人,童巨特深入產線,了解每個人的狀態。有一名操作人員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經過幾次單獨溝通,童巨特發現這位員工雖然話少,但是非常仔細,能認真對待工作細節,因此將他安排在熱控制作崗位上,現在這位員工在崗位上表現得非常出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擅長的工作”,童巨特說,“這位員工對于熱控工作非常專注,所以干得得心應手。”不只是他,產線上的每個人,童巨特都會根據其個人特點具體安排工作,讓大家既有工作動力,又能保證效率。
說到未來面對的挑戰,童巨特認為是“走出去”。身為天線生產線負責人,要把目光放得更長遠,面向未來開拓潛力市場,這對“社恐”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難題。談及此,他陷入沉思,但隨即又抬起頭堅定地說:“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