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電視臺《全面深化改革 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欄目專題報道了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空地一體化”賦能三江源國家公園智慧建園的相關成果,介紹了五院以衛星應用構筑環境監測系統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的有力舉措。
“國家公園幅員遼闊,部分區域地理位置偏遠,生態監測與保護的難度較大,近年來,青海通過打造‘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體系,正在逐步解決這一難題,遠在青海西寧的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夠觀測到千里之外的實時景象.....這些變化,背后都離不開三江源國家公園‘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的助力。” 三江源國家公園被譽為“中華水塔”,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同時,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體現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決心和創新。五院積極參與到這一國家重大戰略中,以衛星應用助力國家公園建設。五院航天恒星作為三江源智慧建園的核心技術支撐力量,以“天空地一體、通導遙融合”理念為指導,經過多年創新探索,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構建了覆蓋全域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解決了大面積、高海拔、復雜地理環境、惡劣氣候、人煙稀少等條件下科學高效開展生態環境監測的難題,不僅大幅提升了三江源國家公園智慧化管理能力,也有力支撐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第一批正式設園。 此次央視報道,主要依托五院航天恒星承建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大數據平臺進行專題報道,從“生態大數據可視化”、“生態管護員智慧巡護”、“AI智慧監測野生動物”等多個維度,結合三江源國家公園監管業務的難點與痛點,對“通導遙”衛星資源和技術如何支撐園區監測的工作情況與成果成效進行介紹,讓大家充分了解到航天技術在園區巡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核心業務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大數據平臺作為獨具航天特色、國內領先的國家公園智能綜合監測產品,打造了國家公園智慧監測的“三江源樣板”,體現了航天力量,為我國其他國家公園建設提供一個好典型、好示范。目前,五院“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已在多個國家公園得到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