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03星成功發射、順利入軌,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此次任務中,研制團隊牢記“一切為了成功,一切圍繞成功”,強化使命擔當、勇于創新突破,攻關突破了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創下了不到30個月完成三顆高軌衛星從研制、發射到開通應用的壯舉,刷新了高軌衛星研制的“中國速度”,在我國通信衛星發展史上留下了科技自立自強的奮斗足印。
啃下多項“技術硬骨頭” 面對衛星首飛新產品多、單機全部國產化、全新通信體制技術,以及研制周期緊等“硬指標”,從接過任務的那一刻起,研制團隊就下定決心,堅持科技自立自強,誓奪任務圓滿成功。 針對相關研制風險和技術難題,研制團隊貫徹“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積極研究用戶需求,提前布局謀劃,多渠道爭取用戶支持,始終追求系統效能最優。團隊搭建轉發器和處理載荷電性件桌面聯試環境,與主線并行開展桌面聯試和體制驗證,確保整星主線流程進度不受影響;主動提出多項系統優化措施,實現了系統使用效能和好用易用性的大幅提升。 與時間加速“賽跑” 隨著研制工作的展開,項目的嚴峻程度超乎想象,除了技術難度大之外,時間緊、周期短也是一個“攔路虎”。為此,圍繞科研模式轉型、“五化融合”等方面,研制團隊主動思考對策,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證任務按期完成。 在總體技術方案確定過程中,研制團隊提前識別困難和風險,持續應用和牽引東方紅四號E平臺產品化,實現了三顆衛星平臺統一設計、規?;a,提高衛星研制效率。高度重視國產化行波管放大器以及多個重要載荷的統型設計和考核驗證,實現三顆衛星之間滾動備份、交叉驗證。為確保設備研制、生產符合總體設計要求,總體人員與載荷研制單位緊密協同,迭代技術細節,確認單機狀態,完成模擬星上環境以及在軌的各項試驗,降低在軌風險、完善相關工作。 為了提前開展新型載荷接口和新研軟件驗證,研制團隊搭建虛擬測試平臺測試環境,實現了控制、星務、能源等多項系統級功能的測試覆蓋。衛星總體與分系統單位密切合作,將虛擬測試平臺測試環境移植到分系統產品研制現場,實現了關鍵短線載荷產品分級聯試驗證,大幅縮短了產品研制周期,降低了后續技術風險。 研制團隊還應用云平臺、智能化、一鍵式射頻測試等方式,實現測試隊伍配置優化、提高工作效率;在研制衛星物理產品的同時,團隊同步推進數字化研制工作,既促進研制模式轉型,同時又實現交付產品形態由原來僅交付“物理產品”向交付“物理產品+數字衛星+文件”多型產品的轉變,滿足用戶新增交付需求。 “三星一支隊伍”齊步走 與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相伴的時間里,研制團隊保持“視同生命的責任心、如履薄冰的敬畏心、凝聚專注的平常心”,將其融入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 從立項之初,型號“兩總”優化隊伍配置,根據各崗位設計師的專業所長,進行搭配互補,形成“三星一支隊伍”的團隊架構。參研人員團結協作,集智攻關,優化多星并行研制流程,強化風險識別和管控,統籌技術狀態,嚴格質量控制,確保了多星多地多線研制任務順利推進實施。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尤長。研制過程中涌現出了無數感人的故事和動人的畫面,定格成一道“老中青搭配”的靚麗風景線。 多位老專家、老領導全程指導衛星研制工作,在現場坐鎮把關;型號“兩總”在研制過程中系統組織,關鍵時刻精準決策;中堅力量發揮關鍵作用,總體設計師中有的“三進三出”發射場,有的始終堅守在衛星研制主現場,有的在技術攻關上做出突破性工作;青年力量朝氣蓬勃、勇挑大梁,多位新入職員工邊學習邊實踐,已經成長為崗位能手……即使在技術攻關最艱難的時刻,研制團隊始終堅定航天報國信念,堅定航天強國志向,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精神狀態開展各項工作。
“我們深夜在試驗大廳點燈鏖戰,為的是讓一顆顆中國星在太空更加閃亮;我們加班加點攻堅克難,為的是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痹谌蝿粘晒χH,回顧任務過程中的付出,團隊成員作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