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形勢,集團公司黨組提出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大局,樹立“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五院遙感衛星總體部(以下簡稱遙感部)第一時間落實集團公司和五院部署要求,統一價值共識、明確思路方向、全面夯實基礎,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
自成立之初,遙感部就瞄準“遙感衛星系統的牽引者、宇航總體能力的領跑者、衛星遙感應用的推動者”使命定位,高度重視貫穿衛星研發論證、設計研制、服務保障全過程的質量管控工作,堅持前端需求引導正向設計,中端夯實質量基礎,后端強化服務保障,固化形成了一系列保成功的工作經驗與方法,取得較好效果。在長期技術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之上,遙感部深入思考“全生命周期服務”工作思路,全面夯實質量基礎。
在當前復雜嚴峻的形勢下,保成功內涵從保證功能實現、保證在軌交付向保證應用效能、保證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轉變,作為我國大中型遙感衛星抓總單位,在此背景下,遙感部需實現交付衛星向交付能力轉變、提供圖像向提供服務轉變升級。因此,必須貫徹“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將相關工作貫穿落實到需求獲取、系統設計、研制生產、測試驗證、在軌交付、調優保障、升級換代全生命周期,更好發揮系統效能。 貫徹“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遙感部主動思考,召開3次遙感領域衛星研制與應用保障專題討論會議,組織型號兩總、總體研究室責任人進行座談,率先在五院形成遙感領域型號研制與應用保障指南,深入探討遙感領域衛星研制與應用保障能力提升工作,探索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系統工作體系。 貫徹“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遙感部深入分析型號“不能用、不管用、不耐用、不好用”問題指征,劃分衛星全生命周期階段,提出工作原則,分解能力要素,將各能力要素融入全生命周期研制流程,系統建立工作體系。 任務驅動設計。緊扣遙感衛星各業務領域,以衛星實際承擔的應用任務為源頭,加強與用戶溝通,主動了解、深入分析市場需求,具象構設遙感衛星典型應用場景,全面分析型號在軌應用涉及到的信息處理、傳輸分發、高效任務規劃等各項要素,以應用需求正向驅動型號設計,強化生產制造能力輸出,增強市場粘性。 突出適用導向。在衛星研制合同等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遙感部重點關注衛星適用性能力提升,深度挖掘用戶潛在需求和使用習慣,并將其轉換為具體指向,明確全過程控制要點,激發型號潛在應用效能,提升型號操作便捷性,提高用戶體驗。 閉環應用改進。強化服務保障,注重型號交付后使用情況信息收集,一方面及時總結用戶使用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建議,識別薄弱環節,在后續型號中進行迭代改進;另一方面針對長壽命、高可靠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不足,針對性開展產品質量提升工作,實現能力提升。 貫穿全生命周期。將適用性相關的要素與質量管控要求融入研發論證、設計研制和服務保障的各個環節,在研發論證階段實現型號應用與用戶需求強相關,在設計研制階段實現指標閉合,在應用保障階段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在研、在軌型號,形成環環相扣閉合鏈條。 技術是立院之本,質量是航天之魂。遙感部始終將夯實質量基礎作為貫徹“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組織作用,層層壓實質量監督管理責任,全面夯實質量基礎。 持續完善部級風險識別、把關機制。針對復雜新研型號,建立轉階段重要技術評審機制、出廠前技術把關機制和發射場風險交底機制,聚焦型號技術難點、研制過程技術風險控制情況和影響任務成敗的關鍵環節,集中專家力量進行組織把關,確保風險識別、控制到位。 建立全級次穿透式外協管控體系。聚焦在研型號任務關鍵風險,通過對重點外協單位現場跟產、月度推進例會、邀請上級機關和用戶赴外協單位檢查督導、定期溝通研制進展信息等形式,強化外協單位組織作用發揮,確保關鍵載荷、關鍵產品外協產品保證要求逐級落實到位。 持續完善和夯實保成功組織能力基座。深入推進“質量基礎夯實專項行動”,對標院工作要求,結合遙感部實際情況,圍繞“產保體系”“過程控制”“工作作風”“質量紀律”“技術風險管控”5個方面,策劃形成40項改進項目,夯實組織能力基座。同時,組織型號、研究室開展為期一周質量管理基礎自查工作,全面排查總結問題,召開部級質量基礎夯實專項行動部署會,剖析自查問題原因,分析識別薄弱環節。在前期自查基礎之上,遙感部建立檢查監督機制,對問題閉環改進情況進行監督,為應對后續艱巨繁重科研任務,制定針對性舉措,全面夯實質量基礎。 后續,遙感衛星總體部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在集團公司、五院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以“時時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夯實質量基礎,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遙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