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20時11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中星10R衛星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托舉下,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后,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星10R衛星主要向我國交通、應急、能源、林草等行業部門用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衛星通信傳輸服務。
▲ 火箭發射(楊熙 攝)
衛星研制過程中,五院研制團隊堅持以“全面滿足用戶需求”為宗旨,秉持“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持續加強風險識別控制和短線管理,全力以赴確保衛星研制任務圓滿完成、在軌穩定運行。
質量管理是航天任務成功的基石,是降低工程任務風險和成本的重要保障。五院研制團隊以東方紅四號增強型平臺為基礎,以國產化產品在軌應用需求為牽引,全面推行衛星平臺產品化應用,試點實行《產品化大綱》,在設計階段狠抓單機、基線載體產品化研制全過程質量控制,有效夯實管理基礎,提升研制效率。
針對星上多類產品元器件國產化需求,研制團隊結合衛星在軌使用條件及工況,組織開展國產元器件地面驗證充分性全面復核,并開展系統評估。尤其是在電性件及鑒定件研制過程中,研制團隊聚焦國產元器件與電路的匹配性和環境適應性驗證,在前期在軌驗證的基礎上,持續做好衛星單機及整星測試、試驗中的產品驗證工作,確保滿足衛星使用要求,為持續推動后續元器件國產化應用奠定基礎。
此外,在國產化單機方面,研制團隊針對星上關鍵產品,從啟動產品方案設計起,就精心組織開展產品設計評審、鑒定件研制等工作。在用戶的大力支持下,研制團隊歷經18個月的艱苦攻關,先后完成了相關產品的可靠性專項驗證,使其成為同類產品中輸出功率最高、工作帶寬最大的“明星產品”,實現了帶寬和功率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鑒定件研制開展全面驗證,建立了相應產品的型譜,為后續全面替代引進產品、帶動國產產品升級換代鋪平道路。
兼顧成本與能力,成就高性價比衛星
在衛星研制過程中,五院研制團隊始終堅持“成本+”的產品研制理念,持續推動型號技術經濟一體化工作落地。同時在大系統、系統層面持續增強平臺的健壯性,既協同降低整星研制成本,又兼顧載荷承載能力有效提升,讓這顆“通信新星”性價比“超乎預期”。
針對衛星的研制成本控制,研制團隊結合整星載荷特點,通過開展多方調研、多輪迭代論證,開展了測控和載荷一體優化設計,著力給星上單機“做減法”。這一舉措不僅優化了平臺配置,也增加了測控和載荷的使用模式。此外,研制團隊還采用多項措施,持續優化星上產品和布局,使東方紅四號增強型平臺的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堅持“首飛標準”,勇擔當保成功
自2025年新年伊始,中星10R衛星試驗隊出征發射場以來,在試驗隊臨時黨委的帶領下,全體隊員始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首飛標準”,堅持質量第一,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圓滿完成各項發射場工作。
為持續增強試驗隊員 “一切為了成功,一切圍繞成功”的理念,試驗隊臨時黨委充分開展思想發動,通過召開臨時黨委(擴大)會、組織各臨時黨支部開展支部學習會等,深入學習貫徹集團公司第九次工作會、五院2024年戰略管理委員會會議和集團公司、五院2025年度工作會議、型號工作會議精神,教育引導全體隊員深刻認識確保型號任務圓滿成功的重要意義;聚焦任務重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風險管控培訓、專業領域技術交流,持續開闊眼界、激發思想碰撞,不斷增強隊員迎難而上破解難題的決心和能力。
試驗隊進場前后,正值冬季流感來襲,面對既要保證試驗隊員身體健康又不耽誤主線任務的緊迫要求,試驗隊臨時黨委結合任務實際,認真做好統籌部署,精準調配優勢資源,加強隊員關心關愛,確保隊員身體健康、隊伍安全穩定。同時,試驗隊各分隊充分發揚團結協作、互相補位的精神,大力協同、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了衛星進場后第一階段工作,確保了發射場技術區及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春節期間衛星須貯存在發射場,部分隊員充分發揚主動擔當、勇于奉獻的精神,毅然堅守崗位“伴星過年”,而大部分隊員也在春節假期剛結束就立即返回發射場開展加注等后續工作,為確保型號任務圓滿成功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