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第九次工作會、五院2024年戰略管理委員會會議關于科技創新的部署要求,推進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賦能航天系統工程,五院相關單位結合實際情況與業務特點,堅持守正創新,積極部署并探索應用AI大模型、舉行AI專題研討交流與培訓,以AI推動業務模式變革,提升數字化應用能力。
近期,五院總體設計部、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508所、510所、512所、529廠等單位均已開展AI大模型系統部署工作。
總體設計部于2024年積極跟進AI技術發展,對主流開源大模型通義千問、DeepSeek進行了本地化部署和深入研究,于近日正式發布了AI應用集成平臺,面向全員提供大模型應用服務。同時,為了實現智算資源的高效利用,總體設計部組織專業力量開展私有云平臺論證與建設,通過構建統一的私有云環境,實現智算資源的集約化管理與使用,為各業務部門開展大模型應用與訓練提供更加強大的技術底座。
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近日在實驗室成功點亮了DeepSeek-R1的32B和70B本地大模型。當前,隨著在軌衛星數量不斷增加,衛星遙測數據監視的壓力日益增大。為應對這一挑戰,該部計劃利用大模型技術,進一步拓展其在衛星遙測數據分析中的應用,并通過開發一個基于大模型的專家知識問答系統,快速準確回答有關衛星運行狀態、故障診斷等相關的問題,為技術人員及時提供決策支持。
508所完成了基于純國產化服務器環境的DeepSeek大模型部署,為后續在局域網國產化環境內開展人工智能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實現技術的完全自主可控,508所選擇了完全基于國產化硬件和軟件的技術方案,組建了一支由硬件、軟件和實施技術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通過大量的技術調研和實驗,開發了專用的腳本和適配代碼,最終成功完成了模型的適配和部署。
510所在前期試點AI大語言模型并開展局部應用的經驗基礎上,成功實現了基于DeepSeek的本地AI大模型系統部署,并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該系統提供了類人化的自然語言交互功能,實現交互輸入、理解和響應人類指令,逐步滿足特定領域的知識問答需求,并具備通過自然語言對話方式對歷史和實時數據進行智能查詢的能力。同時,該系統具備向特定功能、專業知識、設計輔助等領域拓展的軟硬件基礎。
512所聚焦智庫決策支持,自研基于大語言模型技術的航天信息智能應用系統,構建專有的航天知識底座,突出“權威、精準、可溯”等核心特點,整合運用大模型、檢索增強生成、搜索引擎、動態信息召回等技術,緊密融入航天應用場景和業務流程,實現多元復雜信息自動化采集、跨源信息深度融合、高效智能處理,找準典型應用場景,為管理與研發人員提供航天知識服務。
529廠在高性能GPU服務器的支持下成功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用戶可通過門戶網站進入“DeepSeek智能助手”使用體驗。2024年,529廠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的數據對象、制造領域應用場景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針對航天制造領域結構化、時序化等多模態數據并存的情況,總結了多種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模式,為后續的大模型應用奠定了較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總體設計部舉辦2025年第一期青年研習班,邀請專家開展《技術變革新質引擎、青年擔當強國使命——空間智能的發展新程》分享。專家介紹了當前人工智能與大模型在國內外航天領域的應用情況,分析了當下大模型在空間應用的現狀、設想、領域布局與技術難點,并對后續空間智能在空間業務領域的應用前景進行了細致介紹與展望。
總裝與環境工程部開展人工智能專題培訓,邀請專家講授《空間智能技術發展與探索》,培訓圍繞國家戰略與政策、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現狀、空間智能技術發展需求、智能技術在無人系統應用探索、智能技術在空間領域應用探索等方面,緊密結合五院工作實際進行講授。
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組織開展以“人工智能基礎知識與AI輔助編程”為主題的專題培訓,交流探討AI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應用前景。培訓對當前火爆的DeepSeek大模型進行了詳細介紹,并通過一系列生動的AI應用案例,展示了AI技術在日常生活的廣泛應用,培訓還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幾個主要研究方向,以及AI輔助編程的相關工具和如何利用AI編寫代碼。
遙感衛星總體部組織召開青年技術交流會,以“AI+遙感”為主題,圍繞近期人工智能熱點話題進行研討。部內青年結合研究室工作實際,圍繞DeepSeek在整星測試中的應用、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AI大模型在星上實時處理方面的廣泛應用場景、業務工作如何與AI有機結合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