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來風
-
長征七號將于6月首飛 關于它您所需知道的五件事
今天,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的首飛箭從天津港啟程,運往海南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按計劃,長征七號的首飛箭將于5月中旬抵達海南發射場,并按既定程序開展相...[詳細]
05/09 13:45 -
他們這樣助力火箭升天
裝藥量最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日前試車成功 日前,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研制的國內迄今裝藥量最大的、直徑2米分段式固體火箭助推發動機全尺寸工程樣機地面熱試車圓滿...[詳細]
05/09 13:45 -
火箭重復使用有何軍事價值?
朱紅巍 火箭軍指揮學院軍事理論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作戰理論問題研究,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火箭軍軍事理論成果一二等獎6項。新聞提示在歷經4次試驗失敗...[詳細]
05/09 13:45 -
“長征7號”運載火箭下月文昌首飛 揭秘中國首座海上航天城
圖說:忙碌的清瀾港,長征七號將經由這里運往發射中心。新民晚報記者程績 攝【新民晚報·新民網】昨天,在天津火箭基地的裝配廠房內,長征七號火箭4.2米的整流罩被...[詳細]
05/09 13:45 -
航天日,我與太空有個約
4月24日是我國首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是“中國夢 航天夢”。在航天日來臨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所屬研究院所及社會各界連續舉辦多場...[詳細]
05/06 10:29 -
中國航天員重溫入隊誓詞 慶祝首個“中國航天日”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甘愿為載人航天事業奮斗終身!”包括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在內的9名航天員,23日在京舉行重溫入隊誓言...[詳細]
05/06 10:29 -
首批12所“全國航天特色學校”獲命名
本報北京4月23日電 在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由中國科協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同主辦的“夢想啟航——航天科技中華行”系列活動,23日在“東方紅一號”誕生...[詳細]
05/06 10:29 -
市民近距離感受航天魅力
北斗導航衛星西安裝備車間“哇!衛星原來是這個樣子!”第一次見到衛星實物的市民王新民驚嘆不已。昨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特地開放,讓市民代表近距離參觀...[詳細]
05/06 10:29 -
首個中國航天日 聽專家講 510所光輝星程
在認真聽講的同時,小朋友用數碼相機錄下了現場 在報告結束后,中小學生參觀了510所的科普展廳。2016年4月6日凌晨1時38分,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詳細]
05/06 10:29 -
航天科普展人氣“爆棚” 院士與觀眾面對面
碳衛星多譜段云與氣溶膠探測儀、嫦娥三號極紫外相機、“吉林一號”商業衛星組星、直徑2m單體碳化硅反射鏡坯……23日上午,平時一向安靜的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詳細]
05/06 10:29 -
我國首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隆重舉行
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作出批示 馬凱出席并致辭雷凡培向馬凱等領導介紹集團公司展品及未來發展規劃春滿京華,夢想揚帆。4月24日,創造了“兩彈一星”、載人航...[詳細]
05/06 10:29 -
國際航天界為首個“中國航天日”點贊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在4月24日中國慶祝首個“中國航天日”之際,國際航天界人士紛紛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巨大進步點贊,對中國航天界表示祝賀,希望能在航天領域開展...[詳細]
05/06 10:29 -
探訪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衛星“管家”鑄“豐碑”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是中國組建最早、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測控與管理中心,至今圓滿完成了數百次航天發射測控任務。張城瑋 攝 古城西安,是一座人文歷史...[詳細]
05/06 10:29 -
航天功臣王希季94歲仍是“創客”
王希季在辦公室告訴新華社記者,今年他做的新研究項目是“互聯網+航天”(4月18日攝)。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單位的保安說,他每天都來上班,“不生病、不下雨的話...[詳細]
05/06 10:29 -
周建平火星救援是民眾的心聲
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射后,湖南的大山里,一個常在煤油燈下學習的少年,通過收聽電臺的預告,看見了夜空中的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2012年神舟九號飛船發射...[詳細]
05/06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