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
國際太空:讓衛星不再遙遠——記空間創客團隊
空間創客是空間技術及其應用領域創客團體的簡稱,主要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年輕人自發組建而成,他們來自不同的研究所不同的部門,但他們都有一顆熱愛創新、忠于...[詳細]
06/02 09:21 -
新華社:資源三號總師:中國“千里眼”多指標達國際最高水平
30日11時17分,我國資源三號02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詳細]
05/31 09:20 -
人民網-科技頻道:資源三號02星成功發射 航天助力測繪事業蓬勃發展
5月30日11時1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2星。資源三號02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規劃(2015-2025年)》的首顆...[詳細]
05/30 14:15 -
人民網-科技頻道:資源三號02星:雙星組網大幅提高衛星影像獲取能力
今天11時17分,我國高分辨率立體測圖衛星資源三號02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將是我國首次實現自主民用立體測繪雙星組網運行,可以更加快速地獲取覆蓋全國...[詳細]
05/30 14:10 -
懷來承接首都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中國航天“硅谷”
目前,懷來航空航天產業基地內投資80億元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懷來航天產業基地、投資16億元的中衛通集團衛星地球站以及投資20億元的哈工大科技園區等航天及配套項...[詳細]
05/26 10:24 -
遙感衛星三十號發射任務試驗隊發射場“兩學一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遙感衛星三十號發射任務試驗隊于4月進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發射前的準備工作。5月15日,長二丁火箭托舉著遙感衛星三十號順利升空,發射...[詳細]
05/20 14:12 -
環球時報:中國“遙感”衛星今年首秀引關注
15日上午10時左右,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三十號送入太空。據官方媒體報道,該衛星用于民用領域。但西方媒體和機構則一直將...[詳細]
05/17 09:37 -
中新社:專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帶動航天“產業化時代”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6日在北京舉行了以“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題的第五場CAST“空間技術論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規劃(2015—2025年)公開發...[詳細]
05/09 08:58 -
中國航天報 :高分二號衛星影像圖助力厄瓜多爾地震救災
厄瓜多爾地震發生后,我國應厄瓜多爾方面請求,及時提供了25景高分二號衛星獲取的災區震后影像圖和13景災區震前影像圖,為厄瓜多爾及時掌握地震災情,開展救援工作...[詳細]
05/06 13:35 -
中國青年報:團中央啟動“志愿精神光耀神州”系列活動在五院舉行
5月5日下午,“志愿精神光耀神州”——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中國青年志愿者旗幟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舉行。...[詳細]
05/06 13:25 -
中國航天報:歷史不曾忘記——探尋與東方紅一號共同走過的歲月
在三號廠房的外面,一塊巨石上鐫刻著它的功績: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這里完成總裝,這里被譽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誕生地”。...[詳細]
05/06 09:59 -
人民網-人民日報: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為空間飛行器提供環境模擬測試 讓航天器減少“水土不服”
在北京北四環路邊、國家體育場隔壁,有一處略顯陳舊的神秘大院,這就是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被譽為航天飛行器的“體檢”大師。...[詳細]
05/06 09:12 -
中國青年報:航天五院團組織邀請打工子弟與科學家航天員面對面
一場航天科普嘉年華活動近日在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誕生地——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舉行。五院通過邀請打工子弟小學學生與科學家和航天員面對面交流、互動體驗學...[詳細]
05/04 09:43 -
新華社 中國青年網:我國“可重復使用”航天技術逐步成熟
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回收艙近日成功降落,標志著國內科研人員研制的衛星產品可重復使用技術已逐步成熟,這為我國后續開展可重復使用航天器的研...[詳細]
04/26 15:20 -
蘭州晚報:首個"中國航天日" 聽專家講 510所光輝"星程"
在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510所正是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核心部件“微重力測量儀”的鑄造者,由510所空間探測載荷工程中心研制的微重力測量儀在軌運行...[詳細]
04/25 13:37